跳到主要內容

人生的四個階段、四個任務、四類挑戰。在金錢有著巨大影響力和致命吸引力的現實世界,要如何盡可能做好自己人生的每個當下的決定?一談就贏「魔球」電影班課後心得

 

2024年12月7號,台北政大公企中心,電影「魔球」,一談就贏的第十場的電影班。

我不是第一次看魔球,已經忘了第一次看的時點和原因了,只記得之前Netflix還沒下架這部電影時,我自己在家有空時,會反覆地一直看,看到家中二小到後來又看見我在看這部電影時,嘴巴會不自主的發出:「吼!是要看幾次啊?都不會膩嗎?」

而我只能微笑淡淡的回應:「不會啊!」

因為有一些心理的感受,對沒經歷過或時間還沒到的人訴說,他們也無法理解。明明自己已經看過很多次的電影,但Alex老師在票選這第十場電影班的電影時,我還是把自己的一票投給了魔球。

為什麼?

因為我很好奇,Alex老師會選擇用什麼角度,來詮釋和解釋這部電影?

瀰漫在女兒歌聲中的淡淡遺憾


「Would you sing a litte for your Dad?」

電影中,美國MLB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Billy Beane在樂器行裏,對自己陪著來挑選吉他的女兒說。

我不意外老師會播這一段(也不意外講這段時老師聲音中短暫出現的情緒波動),雖然這段表面上和談判不太相關,但卻攸關Billy對自己內心的談判和人生諸多的淡淡遺憾,只是很多自我內心的談判,無法具像化的用影像呈現出來,但魔球的電影中,導演試著放進了很多Billy在做選擇時與自己內心的交戰場景。


如何培養做出夠好選擇的能力

猶太人大屠殺倖存者,心理學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治療學派 (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創辦人維克多·法蘭克(Victor FrankI)曾說過:「人類獨有的自由,在於面對環境時,做出選擇的能力,而這種自由不是來自於法律的保障,而是需要經歷試煉、思考與行動才可能達成的自由。」

但什麼是「做出選擇的能力」?

所以,Alex除了很快速的一一講述了這一「些些」,諸如:

  • 跟老闆要錢的GROW原則(Goal目標、Reality現況、將Options複數型的方案轉化成機會Opportunity視角呈現、Will機會)
  • 「問對問題,就能得到答案!」
  • 可以用來發展不同解決方案的麥肯錫SCQA(情境Situation、障礙Compilation、問題Question、解答Answer)
  • 提升問題解決力的四步驟(做功課、問問題、找答案、去執行)
  • 提升分析力的6種基本思考技巧(比較:辦別同異的能力、歸類:分類資訊的能力、序列:排序的能力、依指示作答:理解問題在問什麼、細讀:瞭解內容的細心程度、認知推演:舉一反三的能力)
  • 查理蒙格的多元思維模型,和「除非我能比我的對手更有力反駁自己的立場,否則我沒有資格擁有任何一種觀點」
  •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誤謬推斷
  • 做出不同或錯誤決定的6種主要原因(個性/好惡、利益、動機、習慣、無知/誤判)
  • 能解釋為愚蠢就不要解釋為惡意的漢隆剃刀(Hanlon's Razor)
  • 另啟思考框架的3種方法(現有框架庫Repertoire-〉借用並調整Repurpose-〉重新發明Reinvent)
  • 數據派從不認為think out the box就意謂著要排除think inside the box,我們只是不怕去嘗試新事物
.....等理論外,我們玩了一個複雜又簡單的「金錢」遊戲,對照Billy在電影最後天人交戰時說的:

「I made one decision in my life based on money. And I swore I would never do it agaion.」


十分地故意!!

綜合演練-追逐金錢的人生體驗





這場演練很簡單,因為就是打棒球,從一壘跑回本壘。

這場演練很複雜,每個壘包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和玩法,要和現場九組動態對抗,還疊加了速度和時間的影響因子,但遊戲最終的輸贏,是用錢來結算。

Billy不是試著在電影裏告訴我們never to make decision based on money嗎?

也許除前述的簡單和複雜,遊戲背後似乎還隱含了老師試著想要表達和讓我們體悟的,關於人生的意涵。

  • 一壘:人生的開始是運氣,你無法掌握你一開始會拿到什麼牌,只能努力的用時間試著去交換成對自己而言更好的牌。你可以花大把時間在嘗試改變自己一開始的運氣,或者,在正確的時機,停止批判和抱怨手上的牌,快速的把注意力轉向人生的學習階段,跑向二壘。
  • 二壘:人生的學習階段,先到的人享有一次換考卷的機會,晚來的就沒有了。拿到考卷,努力學習快速的找出和寫下正確答案,快又正確的人先勝出。
  • 三壘:人生前二階段運氣都不好,沒關係。在這裏,可以依憑自身的實力,一邊摸石頭過河,一邊踢競爭者下水。成人世界中,你有機會把壞運氣給人生的反轉回來。
  • 本壘:嘗試拼出自己人生完整的樣貌,找出其中關鍵任務。即使手上集滿了九種完整角色,但可能還是無法達成自己真正要完成的關鍵任務。

另外,還有呼應電影最後Billy和Peter的這段對話:

「You are not doing it for the money. You're doing it for what the money says. And it says what it says to any player that make big money that they're worth it.」

人生最重要的決定是什麼?


Billy最後率領運動家以20場連勝,打破了高懸一百多年的連19勝紀錄,但還是沒能取得世界大賽的冠軍,但他為自己贏得了成為職業運動GM有史以來最高的1250萬美金年薪機會,但最後他選擇女兒,而不是錢。

電影最後,Billy開著車,車上反覆回盪著女兒柔軟的歌聲,直到Billy眼睛強忍又慢慢溢出的淚痕。我想這只有經歷過類似選擇的人才懂吧?

I'm just a little girl lost in the moment.
I'm so scared but I don't show it. 
I can't figure it out.
It's bringing me down I know.
I've got to let it go.
And just enjoy the show.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書中提到:

「這一段路程是顛簸,還是平順?用此比喻人生倒也很合適。有什麼比一段顛簸的車程更折磨人的呢?每一段人生都同樣崎嶇難行,每個人終歸都會遇上碰撞波折,但絕大部分仍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這段旅程。

我們的心,往往才是那根車軸,決定經驗到的路程是顛簸還是平順。」

所以,just enjoy the show,還有勇敢對自己說:I am worth it.

致謝


謝謝怡君和她二位的帥兒子,讓我們用4打6的陣容獲得一次絕無僅有的難得體驗,雖然老師在演練前盤點各組累積的計分時,看到我們的分數,對我搖搖了頭。但我們在本壘全組只剩三位時,拿到滿分喔!

謝謝第四組的宣銘、昭贀、湯姆哥、Janet、Concord、Sophia願意和我們換牌,讓我們的一壘成績比較能見人。

謝謝第七組的小明、毛毛、栢渝、Jack和Ting,在我們摸石頭過河掉下水時,對我們伸出的友誼雙手,沒有收走我們的錢錢。

更要謝謝Alex老師、師母和親親的費心安排課程,讓我再次體驗大場次電影班的獨特魅力;謝謝助教群的辛苦,也謝謝Rex精彩的課程活動照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當責管理與團隊領導課後心得

[當責是什麼] 上課前一直很好奇,究竟什麼是當責? 有人說:出了事我負責,這樣就是當責了嗎? 好像又不是。 上完課,終於對當責有了比較清楚的理解, 了解到負責是: 有義務採取行動或有所產出 對自己訂下承諾 有執行責任,也就是有責任確實執行被交付的任務 把事情做對 而當責是 有義務確保這些行動能夠交出成果 對別人許下承諾 有成果責任,也就是有責任交出成果 把對的事情做對 當責和負責最大的不同,在於當責是對別人許下承諾,能交出對的成果,而當責者因為對成果負責,在做事的過程中,不容易被「只做好份內的事」的思維框架住。 [破除受害者循環,建立主人翁意識] 組織裏,不良的績效與管理制度加上不當的領導,常常會讓員工陷在受害者循環裏,導致團隊績效不佳。 看到這個受害者循環,有種很熟悉的感覺,我曾經也陷入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但陷在這樣的循環裏十分的痛苦,除了賺錢養家之外,你找不到其它工作的成就感。 那要怎麼離開受害者循環? 方法就是改變自己在當責階梯上的位置,由下往上爬就可以離開受害者循環,建立主人翁意識。 從當責階梯來看會發現,當責不全然是團隊領導者才能做到的事,團隊裏的每個成員其實都可以做到當責,問題在於要如何讓 他們 知道該怎麼做,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麼願意往上爬,成為一個當責者? 所以Alex這門課的設計,從講義的第一頁其實就看得出來,當責團隊的打造極不容易,你無法藉由空喊口號來達成,而是要藉由良好的目標設定與有效管理,打造出擁有高績效的成功團隊後,才有利於領導者塑造出一個當責的團隊。 [團隊領導的基礎與技巧] 也因為這樣,Alex整堂課花了很多時間,教授我們團隊領導的know-how。 首先上場的是 團隊領導的系統化架構(沒拍到老師漂亮的投影片,扼腕)。 原來團隊領導要從了解自己與團隊成員的需求開始,然後藉由良好的「目標設定->有效溝通->排定工作優先順序->激勵」的循環來完成任務,之後再針對任務的成果進行績效評估,比較特別的是Alex老師提到,一般的組織在成果評估後,通常針對不如預期的結果做修正(左下圖),鮮少會針對符合預期的結果找出關鍵成功因子KFS 做成典範的模型 (右下圖) ,而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為就如同Mta課程所學到的,能夠找出每次成功的KFS,才...

MTa Level 2課後心得-學會盤點團隊戰力找出讓團隊成功的關鍵要素

[世界頂尖的INSEAD商學院和哈佛談判學程告訴我們的Soft Skill學習方式] 2019年11月2日,剛從全球首屈一指的INSEAD上課回來的Alex老師,和我們分享他上課的感想時,再次提到hard skill和soft skill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別用學hard skill的方法來學soft skill,至少,全世界頂尖的課程諸如INSEAD和哈佛談判學程的教學方式都是類似的,也就是不會用直接告訴學生該如何一步一步的做的方法來教學,而談判和團隊運作都屬於soft skill,它們的學習方法雖然不只有一種,但期待能照著一種SOP式的方法來學習,卻肯定是最不適合的一種。 寫著心得的此刻,覺得每一種軟技能,不論是談判、銷售還是團隊領導,其實都是一種要能同時運用多種軟硬技能,並依狀況和需求排出較佳甚至最佳組合的能力。想學會這類型的soft skill,只知道是不夠的,這種軟技能需要用[知道 →理解 →練習 →檢討 →重做]的方法才可能真的學會。 [學會盤點團隊戰力找出讓團隊成功的關鍵要素] 上課一開始,Alex老師帶大家回想Level 1學到什麼的時候,提到 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 ,而整個Level 1與Level 2的課程中,每次的演練活動結束後的檢討,也都是在找出演練活動中的KSF。 要怎麼找出KSF,老師提到找出解決問題的KSF其實就很像解數學題目,剛好昨天兒子拿了一題數學題來問我,所以我昨天很認真的用它來練習了一遍。 兒子的題目長這樣: 看到的當下,我還真是呆30秒。(小時候數學沒有很好) 那麼解這題數學題,要具備什麼東西? 顯性的現況盤點:一個1/4圓的圖形、一個長方形而且有短邊、長邊和對角線的長度。 隱性的現況盤點:1/4圓的半徑未知、有另一條對角線沒有畫出來。 需要累積的能力:數字能力、10進位的加減乘除法能力、知道什麼是邊長、知道什麼是長方形、知道什麼是對角線、知道什麼是圓形、知道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知道圓面積的計算方法、知道1/4圓面積的計算方法。 看出問題的關鍵:要看出另一條沒有畫出來的對角線,其實就是圓的半徑。 要能解出問題答案,就要能做出完整的盤點,累積需要的能力,還要具備看出問題關鍵的能力。 加上一條關鍵的對角線,就讓答案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