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談就贏【這樣和川普談判就對了!】講座課後心得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我去參加了一談就贏Alex老師開的一門講座:【這樣和川普談判就對了!】。

「誒!不是,你又不會遇到川普,去上這種講座要幹嘛?」

沒錯,可是我會遇到:

    要求過份的老闆;

    無法溝通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到似乎失去理性的同事;

    幾乎對我每一個管教型要求都反彈的青春期小孩們;

    社區鴨霸的鄰居;

每一次我遇到上面這幾種,
我都以為我遇到川普。
所以我不免好奇,
假如我知道該如何面對川普,
我是不是也能好好處理上面這幾種情況?

完整講座的內容主題筆記

3小時的時間內,Alex老師一如既往的放入了大量的乾貨,我依自己主觀理解脈絡與記憶來呈現。

Zoom In - 如何面對超強勢的談判對手

如何面對超強勢的談判對手,在【FBI協商談判術】與【讓對方得利自己更開心】這二本聖經級談判書作者在書中分別有給合適的建議:

【FBI協商談判術】

【讓對方得利自己更開心】

講座上Alex老師則端出了五個步驟的因應原則:
Alex老師建議的第一招很特別,是以退為進的優雅讓步。Alex老師特地的提醒,多數人在使用這招無法產生效果原因主要有二點:心態不對熟練度不足

所以,要能以退為進的優雅讓步,該有什麼樣的心態?我的最新理解是這樣的:

    優雅的讓步有很多種,不是非得對方認為的讓步才是讓步,只要是我方認為的讓步都可以算,本來我們就不能期待對方會買單我們的讓步,但從我方願意做的讓步,到對方形式或實質上願意接受的真正讓步中間究竟要跨幾步,還有怎麼跨,都不是我們原本以為的,只在「讓」或「不讓」中二選一而已。

    理直氣和,不隨對方的要求、話語、聲音、表情而有反應,就是一種優雅讓步。

    當你不需要忍耐壓抑自己的反射情緒,就是一種另類以退為進的優雅讓步。

    當你能淡然的用鏡像法和標籤法回應對方,取代直接反擊或拒絕,也就是另一種的讓步。

    當對方一拳往你臉上揮來時,你能選擇除了也一拳揮向對方或直挺挺的挨一拳外的其它應對做法,不管是閃避、架開或後退,就是一種優雅讓步。

讓步不是真如字面上真的要讓步什麼東西,而是為雙方在劍拔弩張的氣氛下,先打開一個讓雙方可以做出不同選擇的小小空間。

當心態上對以退為進的優雅讓步理解不對,就很難熟練它。因為自己會無法將它與這些技巧連結起來(要我退讓?門都沒有),而反過來說,當自己可以在日常與人small talk對話時,自在又無意識的用出關係型問句、鏡像法與標籤法,無形中就是在熟練自己以退為進優雅讓步的技巧。

第二招與槓桿有關,除了敵人的敵人可以是朋友這個大家都熟知的建立策略聯盟以運用槓桿的做法外,講座上老師另外連結了高階班講授的談判紀錄表的技巧:利用對方說過的話

在每一回合談判中結合四型問句技巧,在談判後利用鉅細彌遺寫出的談判紀錄表,和人最難否定的是自己說過的話這樣的心理偏誤,就有機會在下一回合談判中,為自己創造出可以利用的槓桿。

    「我記得上次你有提到一個很特別的系統需求,但要滿足這個需求,會對現在的專案時程有很大的衝擊,所以我們能不能一起確定一下,加上你的這個需求,專案時程是不是能再拉長二週的時間?或是在不調整時程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把另外不那麼急迫需要的3個需求先移除掉?」

第三招轉移對方焦點,老師分享了他實務上曾經經歷過的一個連消帶打,自損3百傷敵1萬的高階應用法,它不止強迫轉移了對方的焦點,還對對手產生了攻敵必救的效果。

    「高露潔的牙膏一直賣得很好,但牙刷即使用低價銷售,依然有大量的庫存,對高露潔的營運產生不小的負擔。而高露潔的營運管理層做出了一個決定,用賠錢價出清所有庫存的牙刷,因為就算一支牙刷賣一元,也都好過堆在貨架或倉庫賣不出去,而且牙刷銷售額佔比極低;但對牙刷巿場第一品牌的競爭對手來說就會形成很大的壓力,因為它與高露潔不同,牙刷貢獻很高的營業額與利潤佔比,跟著降價會對公司獲利能力有很大的傷害,不跟進降價會讓營業額和巿佔下降,最後還是影響到公司獲利。」

第四招是重點,在這裏先跳過。

第五招,游擊隊的作戰方式,Alex老師曾在官網上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過【談判游擊戰術】,所以細節的部份可以參考官網的文章,Alex在講授這招時,特別加入了游擊戰要能有效的3M(多重議題、多方角度、多段過程)核心概念。

回到第四招,從「尋求優質解決方案」到「發展不同情境下的解決方案」,也是講座當天3小時課程時間內的重點,老師為這招擠出了二場演練。演練前老師先教了一個發展不同情境下解決方案的工具:


這個工具的精髓,在於從多種驅動力中定義出最為關鍵的二項後,所發展出來的四像限二維陣列平面圖。在這個平面圖擺上我們談判前準備所擬定出來方案,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我方目前的策略準備上有沒有存在死角,意思是在1~4象限上,是否都有相對的方案?若某象限上空空如也(我們組第一個演練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就表示沒有發展出不同情境下的解決方案。

回到演練,綜合二回合的演練,就如何面對強勢談判對象發展並提出讓對方願意買單方案,我有以下幾點心得:

1. 自己很難面對強勢的對手的真正原因,可能根源於自己不知道如何強勢?你無好好面對與處理自己不了解的東西。

2.大白鯊的碾壓心態無法讓人創造價值,因為直面對手不合理的要求(一年內產生獲利,否則滾),會產生負面情緒,進而不自覺的想反擊(那再給我80億美金)。

3.從需求、限制(如WATNA)與資源三層面向找不出正確合適的關鍵驅動因子,就無法發展出因應方案。

Zoom Out - 從如何面對強勢的談判對手,到如何面對各式各樣的談判對手


其實從做出一開始的筆記圖之後,我就發現講座內容的基礎,都來自思維班到高階班的內容了。面對各式各樣對手的方法,我已經都學過了,但能不能真的有能力面對各式各樣對手,就在於是否真能領悟學會,並實際落實在現實生活中而已。感謝老師的舉例拆解與思考脈絡示範,幫助自己發現有很多沒有學通的地方在那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當責管理與團隊領導課後心得

[當責是什麼] 上課前一直很好奇,究竟什麼是當責? 有人說:出了事我負責,這樣就是當責了嗎? 好像又不是。 上完課,終於對當責有了比較清楚的理解, 了解到負責是: 有義務採取行動或有所產出 對自己訂下承諾 有執行責任,也就是有責任確實執行被交付的任務 把事情做對 而當責是 有義務確保這些行動能夠交出成果 對別人許下承諾 有成果責任,也就是有責任交出成果 把對的事情做對 當責和負責最大的不同,在於當責是對別人許下承諾,能交出對的成果,而當責者因為對成果負責,在做事的過程中,不容易被「只做好份內的事」的思維框架住。 [破除受害者循環,建立主人翁意識] 組織裏,不良的績效與管理制度加上不當的領導,常常會讓員工陷在受害者循環裏,導致團隊績效不佳。 看到這個受害者循環,有種很熟悉的感覺,我曾經也陷入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但陷在這樣的循環裏十分的痛苦,除了賺錢養家之外,你找不到其它工作的成就感。 那要怎麼離開受害者循環? 方法就是改變自己在當責階梯上的位置,由下往上爬就可以離開受害者循環,建立主人翁意識。 從當責階梯來看會發現,當責不全然是團隊領導者才能做到的事,團隊裏的每個成員其實都可以做到當責,問題在於要如何讓 他們 知道該怎麼做,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麼願意往上爬,成為一個當責者? 所以Alex這門課的設計,從講義的第一頁其實就看得出來,當責團隊的打造極不容易,你無法藉由空喊口號來達成,而是要藉由良好的目標設定與有效管理,打造出擁有高績效的成功團隊後,才有利於領導者塑造出一個當責的團隊。 [團隊領導的基礎與技巧] 也因為這樣,Alex整堂課花了很多時間,教授我們團隊領導的know-how。 首先上場的是 團隊領導的系統化架構(沒拍到老師漂亮的投影片,扼腕)。 原來團隊領導要從了解自己與團隊成員的需求開始,然後藉由良好的「目標設定->有效溝通->排定工作優先順序->激勵」的循環來完成任務,之後再針對任務的成果進行績效評估,比較特別的是Alex老師提到,一般的組織在成果評估後,通常針對不如預期的結果做修正(左下圖),鮮少會針對符合預期的結果找出關鍵成功因子KFS 做成典範的模型 (右下圖) ,而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為就如同Mta課程所學到的,能夠找出每次成功的KFS,才...

人生的四個階段、四個任務、四類挑戰。在金錢有著巨大影響力和致命吸引力的現實世界,要如何盡可能做好自己人生的每個當下的決定?一談就贏「魔球」電影班課後心得

  2024年12月7號,台北政大公企中心,電影「魔球」,一談就贏的第十場的電影班。 我不是第一次看魔球,已經忘了第一次看的時點和原因了,只記得之前Netflix還沒下架這部電影時,我自己在家有空時,會反覆地一直看,看到家中二小到後來又看見我在看這部電影時,嘴巴會不自主的發出:「吼!是要看幾次啊?都不會膩嗎?」 而我只能微笑淡淡的回應:「不會啊!」 因為有一些心理的感受,對沒經歷過或時間還沒到的人訴說,他們也無法理解。明明自己已經看過很多次的電影,但Alex老師在票選這第十場電影班的電影時,我還是把自己的一票投給了魔球。 為什麼? 因為我很好奇,Alex老師會選擇用什麼角度,來詮釋和解釋這部電影? 瀰漫在女兒歌聲中的淡淡遺憾 「Would you sing a litte for your Dad?」 電影中,美國MLB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Billy Beane在樂器行裏,對自己陪著來挑選吉他的女兒說。 我不意外老師會播這一段(也不意外講這段時老師聲音中短暫出現的情緒波動),雖然這段表面上和談判不太相關,但卻攸關Billy對自己內心的談判和人生諸多的淡淡遺憾,只是很多自我內心的談判,無法具像化的用影像呈現出來,但魔球的電影中,導演試著放進了很多Billy在做選擇時與自己內心的交戰場景。 如何培養做出夠好選擇的能力 猶太人大屠殺倖存者,心理學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治療學派 (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創辦人維克多·法蘭克(Victor FrankI)曾說過:「人類獨有的自由,在於面對環境時,做出選擇的能力,而這種自由不是來自於法律的保障,而是需要經歷試煉、思考與行動才可能達成的自由。」 但什麼是「做出選擇的能力」? 所以,Alex除了很快速的一一講述了這一「些些」,諸如: 跟老闆要錢的GROW原則(Goal目標、Reality現況、將Options複數型的方案轉化成機會Opportunity視角呈現、Will機會) 「問對問題,就能得到答案!」 可以用來發展不同解決方案的麥肯錫SCQA(情境Situation、障礙Compilation、問題Question、解答Answer) 提升問題解決力的四步驟(做功課、問問題、找答案、去執行) 提升分析力的6種基本思考技巧(比較:辦別同異的能力、歸類:分類資訊的能力、序列:排序的能力、依指...

MTa Level 2課後心得-學會盤點團隊戰力找出讓團隊成功的關鍵要素

[世界頂尖的INSEAD商學院和哈佛談判學程告訴我們的Soft Skill學習方式] 2019年11月2日,剛從全球首屈一指的INSEAD上課回來的Alex老師,和我們分享他上課的感想時,再次提到hard skill和soft skill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別用學hard skill的方法來學soft skill,至少,全世界頂尖的課程諸如INSEAD和哈佛談判學程的教學方式都是類似的,也就是不會用直接告訴學生該如何一步一步的做的方法來教學,而談判和團隊運作都屬於soft skill,它們的學習方法雖然不只有一種,但期待能照著一種SOP式的方法來學習,卻肯定是最不適合的一種。 寫著心得的此刻,覺得每一種軟技能,不論是談判、銷售還是團隊領導,其實都是一種要能同時運用多種軟硬技能,並依狀況和需求排出較佳甚至最佳組合的能力。想學會這類型的soft skill,只知道是不夠的,這種軟技能需要用[知道 →理解 →練習 →檢討 →重做]的方法才可能真的學會。 [學會盤點團隊戰力找出讓團隊成功的關鍵要素] 上課一開始,Alex老師帶大家回想Level 1學到什麼的時候,提到 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 ,而整個Level 1與Level 2的課程中,每次的演練活動結束後的檢討,也都是在找出演練活動中的KSF。 要怎麼找出KSF,老師提到找出解決問題的KSF其實就很像解數學題目,剛好昨天兒子拿了一題數學題來問我,所以我昨天很認真的用它來練習了一遍。 兒子的題目長這樣: 看到的當下,我還真是呆30秒。(小時候數學沒有很好) 那麼解這題數學題,要具備什麼東西? 顯性的現況盤點:一個1/4圓的圖形、一個長方形而且有短邊、長邊和對角線的長度。 隱性的現況盤點:1/4圓的半徑未知、有另一條對角線沒有畫出來。 需要累積的能力:數字能力、10進位的加減乘除法能力、知道什麼是邊長、知道什麼是長方形、知道什麼是對角線、知道什麼是圓形、知道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知道圓面積的計算方法、知道1/4圓面積的計算方法。 看出問題的關鍵:要看出另一條沒有畫出來的對角線,其實就是圓的半徑。 要能解出問題答案,就要能做出完整的盤點,累積需要的能力,還要具備看出問題關鍵的能力。 加上一條關鍵的對角線,就讓答案呼...